报告编号 |
JSTK-(职评)307-2020 |
项目名称 |
苏州龙正包装科技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
评价类型 |
预评价□ 控制效果评价□ 现状评价■ |
建设单位 |
苏州龙正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
项目所在地 |
常熟市尚湖镇翁家庄工业园区 |
项目概况 |
苏州龙正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1月05日,注册资本6000万元整,注册地址为常熟市尚湖镇翁家庄工业园区,法定代表人陈起虹,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苏州龙正包装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铝罐研发、生产、销售;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备年产1亿只铝罐的生产制造能力。 项目于2013年5月正式投产,由于该公司建厂较早,故项目的建设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未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初步设计阶段未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制,项目投产试运行期间未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但是在厂房的建造、装修过程中,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安装职业病危害控制设施。 该项目自运行以来各设备、设施运转正常,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转正常,该公司成立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有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并积极组织员工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的学习与培训,为员工配备防护用品,近三年按要求委托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机构对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近两年按要求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企业自运行以来未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以及未发现职业病、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人员。 |
主要职业病危害 |
在正常生产状态下,该公司工人可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铝尘、活性炭粉尘、石蜡烟、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丁醇、氢氧化钠、甲苯、二甲苯、甲醛、乙苯、丙烯酸、硬脂酸钠、乙醇、乙醇胺、2-丁氧基乙醇、苯甲醇、电焊烟尘、砂轮磨尘、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臭氧、紫外辐射、工频电场、噪声、高温等。 |
预测/检测结果 |
检测结果表明,检测点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丁醇、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甲醛、石蜡烟、氢氧化钠、丙烯酸、铝金属粉尘、砂轮磨尘检测结果符合GBZ2.1-2019的要求。 检测点工频电场检测结果符合GBZ2.2-2007的要求。 生产车间挤压成型、生产车间(外观修切、内涂烘干、底涂烘干)、生产车间(印刷烘干、上油烘干)、生产车间包装检验噪声检测结果不符合GBZ2.2-2007的要求,其他检测点噪声检测结果符合GBZ2.2-2007的要求。 检测点照度检测结果符合GB50034-2013的要求。 企业已对甲醛超标的调墨、内涂及烘干等处甲醛密闭措施,按操作规程开启通风排毒设施,经复测各岗位甲醛符合要求。 检测结果表明,检测点甲醛检测结果符合GBZ2.1-2019的要求。 |
评价结论 |
行业类别:金属包装容器制造 C3333。 |
职业病危害一般□ 较重■ 严重□ |
|
建议或补充措施 |
作业场所增加警示标识;完善职业卫生档案;完善职业健康检查;完善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告知,加强防尘防毒和防噪声设施的设置、维护;加强职业卫生工作的长效管理 |
专家审查意见 |
一、《现状评价报告书》的评审结论:《现状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相关要求;评价单元划分和危害因素识别较准确、防护设施分析较全面、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较规范;结论基本可信,提出的对策措施与建议有一定的针对性。 二、用人单位作业场所现场检查结论:作业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基本正常,用人单位制定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基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年修订)》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三、《现状评价报告书》的修改意见: 1、补充细化调墨间、化学品仓库及生产车间等建筑通风等分析评价内容。 2、对甲醛超标场所及噪声超标场所等危害因素浓度强度不合格原因加以分析说明。补充甲醛超标场所具体改进措施建议。 3、完善防毒防尘设施具体设置情况分析及合理性有效性评价。补充细化噪声超标场所噪声控制措施分析及改进措施建议。 4、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设施设置(冲淋洗眼器、调墨间及化学品仓库等事故通风及可燃气体报警)及急救防护用品配备等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建议。 5、进一步完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周期、体检率及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等职业健康监护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建议。 四、用人单位作业场所的整改意见: 1、制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及相关台帐记录。 2、公告栏公布检测评价结果、应急措施、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作业岗位规范设置毒物、噪声、高温危害因素警示标识,补充甲醛高度物品告知卡设置。规范职业病危害合同告知格式(危害及后果)、内容。 3、进一步加强作业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及存放使用管理,定期进行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及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4、加强内涂、油墨印刷作业场所及调墨间通风排毒防护设施及应急救援设施日常检查维护,保证有效运行。建议内涂、油墨印刷作业场所及调墨间设置有效通风排毒设施及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配备急救防护用品。 5、按实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人员,规范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异常人员应按要求及时复查。 五、其他意见及建议见各专家提出的书面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