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编号 |
JSTK-(职评)204-2020 |
项目名称 |
年产100万平方米高频、高速、5G通信、低损耗覆铜箔板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
评价类型 |
预评价□ 控制效果评价□ 现状评价□ |
建设单位 |
泰州市旺灵绝缘材料厂 |
项目所在地 |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永安洲镇工业园北京玻璃集团泰州博美玻璃仪器厂界内 |
项目概况 |
建设项目名称:年产100万平方米高频、高速、5G通信、低损耗覆铜箔板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建设单位名称:泰州市旺灵绝缘材料厂。 项目性质:技术改造。 建设地点: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永安洲镇工业园北京玻璃集团泰州博美玻璃仪器厂界内。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5260㎡。 建设规模:利用北京玻璃集团泰州博美玻璃仪器厂现有厂房进行改造,购置生产自动流水线、自动涂胶机、镜板清洗机等全自动智能化先进设备约266台(套),主要从事高频、高速、5G通信、低损耗覆铜箔板的生产。 投资总额:12000万元。 |
主要职业病危害 |
苯、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矽尘(总粉尘浓度)、矽尘(呼吸性粉尘浓度)、噪声、工频电场 |
预测/检测结果 |
苯样品合格率100%,甲苯样品合格率100%,二甲苯样品合格率100%,一氧化碳合格率100%,矽尘(总粉尘浓度)样品合格率100%,矽尘(呼吸性粉尘浓度)样品合格率100%,工频电场合格率100%,噪声合格率100%。 |
评价结论 |
行业类别: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职业病危害一般□ 较重□ 严重□ |
|
建议或补充措施 |
1.项目涉及有毒物质二甲苯,建议在现场设置应急救援柜,配置正压式呼吸器等急救物资。 2.按GBZ188标准,完善职业健康体检,保证体检覆盖率100%,如发现体检异常人员及时进行复查,并根据复检结果按要求作相应处理。职业禁忌证者应调离相关岗位。 3.建议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应急救援器材和劳动防护用品的定期检查、维修管理制度。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包括排风装置、空调、废气处理装置等,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定期更换。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和停止使用。 4.维护、检修和清罐过程中的防护措施:维护、检修现场应当有专人监护,并设置警示标志。设备检修、清洗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和保持现场良好的通风状态。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应佩戴防毒面具;在停机状况下,应注意积聚有毒气体的危害。罐内检修时,应注意保持现场良好的通风状态,入罐作业人员应注意穿戴好空气呼吸器、防酸碱工作服和手套。 5.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卫生理论及救援技能的培训,重点了解有毒有害化学物、腐蚀刺激性化合物毒性危害及救援要点,掌握现场逃生、急救自救、心肺复苏的基本技能,强调做好自我防护情况下(如佩戴空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品)抢救中毒者。 6. 时刻保持厂区、车间等应急通道畅通。有针对性地完善专项化学物应急预案并实施演练;应急医疗救护由固定的就地应急机构、挂靠医院、卫生部门及后援机构组成,企业与其签订相应的书面协议,担负抢救受伤、中毒人员及职业卫生监测工作。急救援预案还应注意符合以下要求:①保证在作业场所发生紧急情况时,信息畅通;②明确现场急救、医疗救援、消防和作业场所内全体劳动者疏散的措施和步骤,有效地控制事态发展,把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③保证急救药品供应及补充。 7.评价检测有一定局限性,虽然本次有害因素检测结果均在标准范围内,但今后生产中一要加强员工教育、加强工艺控制,加强设备的管理、维护、保养,加强通风效果,并注意加强个体防护。 8.建议按照《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7号和《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2〕171号的规定,结合本项目实际生产情况,不断完善职业病危害管理制度和相关台账。 9.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规定,企业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当地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和劳动者公布。 10.企业以后的新、改、扩建工程及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开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 |
专家审查意见 |
1. 完善评价依据,补充WS/T 757、GB/T 50493等标准规范 2. 细化完善项目建设情况和试运行情况描述,补充完善企业“三同时”执行描述 3. 完善该项目建设背景,公辅公用工程利旧情况描述不清楚,补充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 4. 补充二甲苯卸车岗、取样化验岗危害因素识别;完善职业病危害分析与评价 5. 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评价;按车间细化,补充仓库、储罐的防护设施调查 6. 完善建筑卫生学分析评价,补充洁净车间、采光照明等具体内容描述 7. 完善可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应急救援设施分析评价,补充应急救援设施情况描述;核实事故排风设置情况,核实二甲苯气体报警类别 8. 完善职业健康监护分析评价 9. 按车间细化通风设置调查,补充洁净车间调查分析 |